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公卫动态

助力抗疫,绽放青春(三)——记公共卫生学院学子抗疫志愿行 

发布时间:2021-03-23   字体大小T|T

    2021年的这个寒假,公共卫生学院2018级预防医学专业的石晓茹忙得不亦乐乎,从1月25日开始,便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疾病控制中心做志愿服务。在经过专业的培训之后,承担了一部分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以及检测人员信息的输入与打印报告的工作。严密的防护工作,要穿防护服、隔离衣,带两层手套,帽子外面还要带上防护面屏……除了穿脱繁琐,还要时刻忍受闷热的感觉,呼出的气喷在面屏上干扰视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在疫情爆发初期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不辞辛苦,为广大人民奉献自我的宝贵精神”。虽然有专业工作人员的亲自多次指导,但真真正正上手采样时依旧很忐忑,“怕不规范操作会影响检验结果,也怕不小心伤到别人。好在大多数人非常配合,我也一直小心翼翼,没有松懈,所以没有出现什么过错”,说到咽拭子采样时,石晓茹松了一口气,也分享了一件印象深刻画面。“大年初三我值班的时候有一个姐姐也是医务人员,一年到头和家人待了3天就又要回到工作岗位了,临走的时候她还和我说做好防护,当时感触挺深的,觉得医务人员非常辛苦,同时又有种责任感涌上心头”。

 

    张玉叶是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这个寒假是她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没有像想象中放松的度过寒假,而是响应村委会的号召,选择了在家乡张掖市白庙村当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主要负责对疫情期间外来人员及车辆的排查登记,并及时测量其体温,如有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向村委会报备,及时采取隔离等措施;针对不佩戴口罩者,并发宣传资料,普及宣传知识,必要时劝其返回。谈到这次抗疫志愿,张玉叶感慨到:“通过本次志愿服务,我更加了解了防疫工作的相关流程,也增加了一定的防疫知识,而且体验到了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工作的快乐,理解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抗击疫情,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需要广大群众积极配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才能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杨岩是2020级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家在东北的她因为疫情没能回家,而是选择去陕西榆林的亲戚家过年。在心系家乡的同时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夏州街道办事处夏州医院担任为期一个月的抗疫志愿者。“我接触到了很多来医院做核酸检测的人,有刚下飞机匆匆的旅客,有垂垂老矣的老人,有幼稚的孩童……我本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但在此次志愿服务中,我学会了耐心待人,仔细的向大家讲解着如何进行核酸检测”,回忆起这段志愿历程,杨岩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在志愿活动中,杨岩遇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困难——语言障碍,作为地道的东北人并不是很能听懂陕西方言,往往都需要反复琢磨,多次询问才能明白,“但看到他们在我的帮助下快速的完成核酸检测等或问题被解决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感觉非常的开心”,杨岩觉得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希望以后能够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发挥志愿者精神,尽己所能,为创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