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9年,当时为卫生系,是西北五省最早建立起来的公共卫生学专业。卫生部为了加强卫生系师资力量,于1960年和1961年先后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系和北京医师进修学院抽调16名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并于1959年开始招收卫生专业本科生50人。后因三年自然灾害,遵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高教60条”,进行了院系调整,1962年撤消了卫生系,所招学生全部并入医疗系学习。1984年根据甘肃省卫生防疫工作的需要,经上级批准恢复公共卫生系建制。1989年根据国家专业名称的调整,易名为预防医学系。在2001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系,2002年6月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学院更名之际,特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和兼职教授。2004年11月随着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2005年1月组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机构与队伍:
学院下设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营养与健康系、卫生毒理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7个学系。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4年11月随着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2005年1月组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院现有教职工84人,专任教师66人(全职外籍教师1人),教授22人(33.33%),青年研究员4人(6.06%),副教授28人(42.42%),讲师12人(18.18%),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75人,兼职导师1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7%,海外一年及以上学习经历教师占45%。我院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 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人,省优秀专家2人,宝钢优秀教师2人,省飞天青年学者1人,省技术标兵1人,省杰青1人,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省青年科技奖1人,省陇原青年英才1人,国华青年成才奖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76人(含兼职导师14人)。另外,我们还与省、市和区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站协作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并聘请该单位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担任我院兼职教授或副教授。公共卫生学院(系)现已为国家培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专科生、妇幼卫生专业专科生、卫生检验专业专科生上千人,作为卫生部鼠疫防治人才培养基地,已为全国10省市培养鼠防专门人才近百人。
研究生教育:
我院从1985年开始招收环境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招收劳动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分别于1993年、1995年和2003年先后获得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省教育厅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一级学科点,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培养工作。2012年甘肃将我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列为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MPH)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23年通过校内论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省级重点学科。
本科教学:
自1984年恢复公共卫生学系建制后,当年即开始招收卫生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同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为了适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2001年起招收了妇幼卫生专业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了适应我省各级卫生防疫工作的需要,学院向多学科、多层次发展。从1985年起连续招收了两届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大专生;1998年起招收了妇幼卫生专业大专生;2000年起招收了妇幼卫生专业高职生。自1993年起招收了卫生检验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大专生;2002年起招收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专升本学生。此外,我院还受卫生部的委托,于1998年起招收了成人鼠疫防治专科生,学员来自全国10个省(自治区)鼠防战线的医务工作者;受甘肃省卫生厅委托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于2004年起招收全科医师学员。我院现有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等2个本科专业,2021年双双入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重点建设项目。学院现有预防医学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2个本科专业,2021年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预防医学是甘肃省特色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省内外有27家教学科研实践创新基地。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在研省级教研项目5项。
科学研究:
近年来,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百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学基金,甘肃省省长专项基金,达能基金,其它科研项目等。科研课题获省部级奖多项,厅局级奖多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多部。在SCI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国内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几百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在科研工作中已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优势研究方向,如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丙烯腈的毒性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少数民族儿童营养研究、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镍的毒性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研究等。近5年,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75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9部,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
学院聚焦国家、区域和甘肃省卫生健康重大需求,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开展社会服务项目178项,完成市、县级政府“十三五”和“十四五”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康养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任务17部;1位教师被聘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位甘肃省优秀专家、8位甘肃省卫健委政策咨询专家,5位老师被聘为“金城首席科普专家”;获得职业卫生评价资质,拓展了学院社会服务渠道。
实验室:
公共卫生学院现有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细胞毒理学实验室、卫生细菌学实验室、卫生化学实验室、营养分析实验室和空气化学实验室等多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极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超速离心机、CO2孵箱、肺功能测量仪、Olympas显微镜和动式动物染毒柜等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建有计算机室,拥有电脑近百台。另外还与兰州市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合作,建立了公共卫生实验室,以提高我院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水平。
国际交流:
我院多年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年来,有20余人分别赴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意大利、英国、荷兰、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和港澳台地区访学、短期进修或考察交流,有70余人次参加了国际会议。另外,先后邀请马来西亚专家Nordin教授、美国纽约大学曲青山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 Katharine Hammond教授和刘飒博士、伦敦大学学院(UCL)人类学系Ruth Mace教授、荷兰Wageningen大学人类营养学系主任Frans Kok教授和Evert Schouten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孙雪光博士、纽约大学斯坦赫学院陆颖教授、美国布朗大学郑同章教授、刘思敏教授、韩国汉阳大学Byong Hun Jeon教授等国外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指导和开展科研合作,为我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材建设:
近三年,我院教师参加了《循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统评级与Meta分析》、《卫生事业管理学》、《环境卫生学》(案例版)、《环境卫生学实习》、《预防医学》第4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案例版,第2版)、《环境与全球健康》、《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学》、《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心理学》、《循证医学》(成教教材、十三五规划)、《流行病学》第3版、《卫生统计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第3版)、《流行病学》(案例版 第二版)、《医学统计学(英文版)》、《全球健康研究方法》、《网状Meta分析方法与实践》、《循证医学证据检索与评估》、《GRADE在系统评价和实践指南中的应用》、《临床毒理学》(案例版)、《毒理学综合实验教程》、《毒理学》(第二版)、《心血管毒理学》、《生活中的毒理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案例版)、《Preventive Medicine》(英文版)、《卫生化学》(案例版)、《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案例与学习指导》、《医学科研设计》、《卫生卫生物学实习指导与习题集》(第4版)、《卫生微生物学》(第6版)等教材编写工作,其中主编教材8本,参编教材2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