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旭萍,女,汉族,1989年6月出生,甘肃定西人,2011年5月入党,2018年6月入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任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聚焦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循证卫生决策等。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始终以“党性强、业务精、服务实”为标准,将理想信念融入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
以“红”铸魂,潜心教书育人
《循证治理:用证据决策》课后与学生留影
宋旭萍同志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建设方面,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参与到由杨克虎老师、马彬老师、田金徽老师、陈耀龙老师等主讲的循证医学系列课程,传承合作,认真学习如何打造一门真正好课。之后,她和李秀霞老师、葛龙老师开设了兰州大学在地国际化课程《循证治理:用证据决策》(编号108504001),该课程面向医科、文科和大气科学本科生,是一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决策能力的方法学课程。课程围绕“理解问题及其原因、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确认实施考量的因素、监测实施和评估效果”四步骤,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3良好健康与福祉、SDG 4优质教育、SDG 13气候变化),采用案例分析与实践项目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运用证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建设,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宋旭萍同志作为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党支部骨干成员,曾担任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秘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秘书工作。她积极参与支部党建建设、专题学习和学术交流研讨等活动,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3人;她指导本科毕业论文4人,获得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的一位本科生以学生一作发表高水平论文。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党支部
以“专”破题,守护公众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全面加强气象-环境-健康领域的协作与创新,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明确指出:在公众健康领域,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健康评估,提升中国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群健康能力。
面对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在中国气象学会领导下,医学气象学专业委员会紧密围绕学会发展目标,强化自身建设,聚焦气象、环境与健康主题,推动学术研讨和科普活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王式功老师和马玉霞老师任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专委会主任委员,宋旭萍老师以党员的责任积极投身该领域并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专委会秘书长。她协助开展学术研讨会,推动跨领域专家交流合作,积极开展科普宣传,为守护脆弱人群健康、筑牢公共健康“防护网”贡献专业力量。
参加2024年度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学专业委员会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气象医养健康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以“融”提质,助力循证决策
在全球化背景下,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党支部立足学科优势,以开放视野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学科系与哈佛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渥太华大学、德州农工大学、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相关学科系建立合作关系。宋旭萍同志作为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的一员,在团队的指引下积极投身国际合作。
在导师丁国武老师和杨克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2022年她获得公派留学机会,前往循证医学发源地——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师从全球证据委员会共同主席John N. Lavis教授学习循证决策。全球证据委员会提出“加强国家证据支持体系、改善全球证据架构 、让证据成为日常生活的中心”三个实施重点,并分别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发布英语、中文、阿拉伯语、法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版报告,宋旭萍参与报告翻译、全球证据委员会中国合作中心筹建和证据支持体系快速评估项目(Rapid Evidence-Support System Assessments,RESSAs),用循证决策方法助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治理等工作。
从三尺讲台到科研一线,从国内服务到国际协作,宋旭萍始终以党员标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博学、实践、求是、创新”的态度深耕公共卫生领域。未来她将继续以初心映初心,以使命担使命,在循证卫生决策与气候变化交叉研究领域持续探索,为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守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