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通知公告

【卓越公卫】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答疑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1-01-26   字体大小T|T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在即,为了更好地让广大师生了解申报政策和申报要求,进一步提升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学院特邀请广州医科大学蒋义国教授和吕嘉春教授、暨南大学霍霞教授从不同研究方向线上为我院师生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导(同时安排时间进行答疑,请提前做好准备),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参会者请提前10分种进入在线平台(腾讯会议)。

 

  报告一:蒋义国 教授(研究方向:肿瘤病因和环境毒理学)

  报告题目:国家基金申报书撰写的科学与艺术

  报告时间: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

         下午14:30—15:30

  报告形式:腾讯会议室(会议 ID:115 585 716 会议密码:210128)

 

  报告二:霍霞 教授(研究方向: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

  报告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写作详解与申报学科选择 

  报告时间: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   

         下午15:30—16:30

  报告形式:腾讯会议室(会议 ID:115 585 716 会议密码:210128)

 

  报告三:吕嘉春 教授(研究方向:分子流行病学)

  报告题目: 医学科研设计与基金申报

  报告时间: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   

         下午16:30—18:00(含答疑)

  报告形式:腾讯会议室(会议 ID:115 585 716 会议密码:210128)

 

蒋义国教授个人简介:

  蒋义国,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际毒理学权威杂志Toxicological Sciences副主编,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分子毒理学》主编,创建了中国毒理学会表观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荣获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主要从事肿瘤病因、环境卫生与毒理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含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近年在环境化学物机体危害的表观遗传学,特别是非编码RNA机制和标志物研究上进行了许多创新性工作,以通讯作者发表相关SCI论文50余篇,其中2019年以来影响因子15分以上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霍霞教授个人简介:

   霍霞,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省重点实验室教授,环境医学与发育毒理学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其他各类奖项多项,担任世界卫生组织“E-waste and Children’s Health”协作组成员,任EI、EGH等多部杂志编委,国际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学会(SEGH)亚太区主席、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多项,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长江学者等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评审专家。在EHP、EI、ES&T、JHM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131篇(高被引论文2篇)。

吕嘉春教授个人简介:

  吕嘉春,博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兼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原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重点培养人才等;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担任10本英文杂志和4本中文杂志的编委等;在肺癌与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易感基因、DNA损伤与修复,及生物统计学方法等领域有独特的创新;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于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Am J Hum Genet., Hum Mol Genet., PLoS Genet.,Nat Genet., Lancet,等刊物发表英文论文103篇,总影响因子IF>620,累计被引用6480余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四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