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8日,我院辩论队在“英才杯”辩论赛小组赛中以两场全胜的成绩出线,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场精彩的比赛吧!
小组赛第一场,辩题:碎片化娱乐提升/降低了当代人的幸福水平
公共卫生学院(正方)vs马克思主义学院(反方)
最终,公卫辩论队以5:4的比分获得胜利,2020级预防医学二班的杨岩为本场最佳辩手。
小组赛第二场,辩题:碎片化娱乐提升/降低了当代人的幸福水平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正方)vs公共卫生学院(反方)
最终,公卫辩队以8:1的比分获得胜利。2020级预防医学二班的杨岩为本场最佳辩手。
两场比赛中,我院辩论队分别站在辩题的正、反方进行辩论,来看看不同立场上对这个辩题的不同看法吧!
开宗明义,正方对碎片化娱乐的定义:碎片化娱乐是指人们接收娱乐化信息内容的简化和接收时间的碎片化。
反方对碎片化娱乐的定义:碎片化娱乐是指随着碎片化生活的到来,人们选择娱乐的方式也呈现碎片化趋势。
双方观点如下:
正方:我方以碎片化娱乐带给人的直观感受为判准,认为碎片化娱乐提升了当代人的幸福水平,理由如下。
第一,碎片化的娱乐更适合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契合碎片化的时间模式。
第二,碎片化娱乐能够让我们在生活重压下得到放松与舒缓,调节我们的负面情绪。从对我国31省的调研来看,近80%用户认为短视频减压。
最后,碎片化娱乐能给更多的受众提供娱乐方式。在这个时代,更多的还是普通人。对于他们甚至于大多数人而言,让其在欣赏梵高的画或者贝多芬的乐曲中获得快乐无疑有点强人所难。
幸福是个非常主观的情感,但总的来说,快乐或满足对当代人就是一种幸福。因此,我方基于碎片化娱乐带给人的直观感受。坚定的认为碎片化娱乐提升了当代人的幸福水平。
反方:当代人处于一个碎片化的时代,随之出现的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娱乐充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个时代产物,碎片化娱乐能让人们减压,但它能否提高当代人的幸福水平,我方认为不能。相反,我方认为碎片化娱乐的弊大于利,也就是说,碎片化娱乐低了当代人的幸福水平,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碎片化娱乐降低人的注意力,使人们的工作效率下降,增加了人们的工作压力。碎片化娱乐如微博、短视频等社交平台根据机器学习的算法不断地给用户推荐着不同的新闻、吐槽、视频,不断地吸引大家的眼球,使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
二、碎片化娱乐其实是企业家的陷阱,带给我们的只是虚假的幸福感。从图片文字到短视频再到各种游戏,我们在这个时代花了太多时间在手机上进行娱乐、消费。
据2020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现在中国人日均休闲时间只有2.42个小时,而短视频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10分钟,占比超过70%。面对碎片化娱乐我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贪欲,一时玩一时爽,一直玩一直爽,但“瓜子理论”告诉我们,这个过程我确实很快乐,但这种虚假的幸福感过后则是大片的空虚和后悔。空虚和后悔带给我们失落感,让我们越来越不幸福,人们的幸福水平也由此下降。
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碎片化娱乐会歪曲人的三观,从而歪曲人的幸福观。习近平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果说碎片化娱乐就可以给人幸福感,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水平,那么还有多少人会以奋斗来获得幸福?我们不必再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去实现人生目标以此来获得幸福提升我们的幸福水平,因为我们整天在家里躺着,拿着手机玩着抖音微博等碎片化娱乐就可以收获大量的幸福提升我们的幸福水平。在如此低成本高回报的碎片化娱乐的淫浸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歪曲,以三观为基础的幸福观也发生了歪曲,这时候我们还谈什么幸福水平。
综上,我方坚定地认为碎片化娱乐降低了当代人的幸福水平。
辩论场上我公卫学子唇枪舌剑,慷慨陈词,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线,期待我院辩论队接下来的精彩表现!对于这个辩题,你有什么思考,欢迎留下你的观点!